戲劇  |  2017年
文︰歐怡雯|上載日期︰2017年9月5日
2017年6月 成長於八十年代的人,或多或少在學校裡都曾有看過藝團到校演出教育劇場(Theatre-in-education)的經驗。上課日中有一兩堂不用上,被帶到禮堂或特別教室去看戲。那些戲,...
文︰陳國慧|上載日期︰2017年9月4日
二○一五年「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在香港舉行工作坊,是西九文化區主辦的「國際劇場工作坊節」系列節目之一,配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與其合作。我在最後一節工作坊參與觀察,這...
文︰何俊輝|上載日期︰2017年8月10日
郭永康編劇、李中全導演的香港話劇團作品《原則》中見到的校園政治風波,可說是現今香港政局的縮影,多個有不同立場和思維方式的角色就像處於不同政治光譜的人,代表不同世代、身份、階層的香港人發聲。 《...
文︰黎曜銘|上載日期︰2017年8月10日
香港話劇團於1977年成立,今年已踏入第四十個年頭,是本地歷史最悠久、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專業劇團之一。《埋藏的秘密》是森‧舒柏於1978年發表的作品,發表翌年便獲得普立茲戲劇獎及奧比獎最佳劇作。崔維...
文︰梁妍|上載日期︰2017年7月10日
如何衡量和評價一個經典劇作的搬演[1]?這是《海鷗》完場時在我腦中所浮現的第一個問題。 《海鷗》是俄羅斯劇作家契訶夫的名作,發表於1896年。這是契訶夫被搬演極多的作品之一,幾乎每年都有演出,...
文︰賴勇衡|上載日期︰2017年7月7日
(一) 雷克雅未克城市劇場版本的《海鷗》的改編者所尋求的,是讓契訶夫的《海鷗》不致成為被遺忘的標本。若海鷗是自由的象徵,當代的冰島看來比百多年前的俄羅斯自由得多──真的嗎?這正是改編者透過男主角康...
文︰江祈穎|上載日期︰2017年6月29日
「一個法律制度若要恰當地完成其職能,就不僅要力求實現正義,而且還要致力於創造秩序。」[i]司法制度乃保障社會秩序之底線,如其不能保持獨立,社會終將步向失序與衰亡。《好人不義》以一宗傷人訴訟探討有關公...
文︰歐怡雯|上載日期︰2017年6月19日
2017年6月 在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我工作的香港教育劇場論壇舉辦了「首爾戲劇教育交流團」,拜訪了當地不同的相關機構與組織,如官方藝術教育部門、為戲劇教師/專業工作者提供培訓課程的大學、國立/私...
文︰葉智仁|上載日期︰2017年6月8日
「榞劇場」的創團作《在牛池灣轉角遇上彩虹》描寫由白只飾演的自由「行」摩登道士從潮州來到香港的牛池灣,千方百計要找一位名叫陳淑儀的人。在道士心中,「陳淑儀」是在樹精蔭下作過山盟海誓的一位失散女生的名字...
文︰羅斌惠|上載日期︰2017年6月6日
自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開始,來自不同地方的難民為了逃離赤貧、戰亂或政治迫害,紛紛被迫離開家園,偷渡往歐洲各國,因而引發歐洲的難民危機,在經濟及社會層面上均造成嚴重影響,迫使各國必須正視難民問題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