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聲喧嘩  |  2017年   |  所有類別

「眾聲喧嘩」為開放平台,歡迎把有關本地或海外的傳統或現代劇場、音樂、舞蹈、跨媒介表演,以至演藝文化及現象的評論文章電郵至iatc@iatc.com.hk。文章必須未經發表,中英文皆可,字數最少1,200字。若獲本會採用,編輯部將與作者直接聯絡,獲刊登者將薄備稿酬$500。 

文︰江藍|上載日期︰2017年3月16日
去年十一月初在西九文化區項目辦公室的天台看了香港導演鄧樹榮執導,北京白光劇社演出《安提戈涅》(Antigone,進劇場2009年演出本劇時譯為《安蒂崗妮》),維多利亞港這背景為演出加添了力量,叫人想...
文︰江祈穎|上載日期︰2017年2月28日
「浪人劇場」一直努力的方向,是通過不同文學作為藍本,在劇場中展現意象想像。當改編的作品是香港文學,則文學與劇場的關係是必須去處理,例如如何在劇場展現文學性,如何以戲劇手法展現文學內容……雖然這種改編...
文︰吳婷婷|上載日期︰2017年2月28日
浪人劇場主打「意象劇場」,經常將本地文學作品改編成舞台演出,例如陳冠中的《什麼沒有發生》和董啟章的《安卓珍尼》。是次演出《Bear-Men》也不例外,靈感來自西西的《縫熊志》,作家西西曾經患癌,手術...
文︰羅斌惠|上載日期︰2017年2月28日
甚麼是經典?經典就是經過歲月的洗禮,作品的生命仍然歷久不衰,讓觀眾反思命題,甚至觀照社會。劇場裡有不同的經典,諸如莎士比亞、易卜生及契訶夫等的作品。其中契訶夫並非打從開始便得到讚揚。1896年《海鷗...
文︰楊文諾|上載日期︰2017年2月20日
Dutch recorder player Erik Bosgraaf, together with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members, Benjam...
文︰楊錦濤|上載日期︰2017年2月7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之《香港「跨界別藝術」研究報告》指出:「『跨媒介藝術』從來都是一個難以定義的名詞。相對於其他傳統的藝術形式(如繪畫等),它不只關乎『藝術』和『媒介』的概念,還涉及了跨越甚至乎...
文︰江祈穎|上載日期︰2017年2月7日
對比其他莎士比亞劇作,作為最早期的《理查三世》無疑是相當傳統而保守,詞藻不如後期作品那般詩意華麗,人物較為平面。而作為歷史劇,故事相當忠實對應史料,使悲劇及喜劇成分不顯,這種歷史劇在當時常用以借古諷...
文︰劉潔瑩|上載日期︰2017年1月19日
我說香港人的生活總是離不開買樓的,皆因香港人的主流價值觀就是把人生目標放在買樓;只有能買樓,才是人生勝利組。仔細想想,香港人其實也是重視家庭的,認為有了屬於自己名下的固定居所才算擁有穩定生活。但在香...
文︰何俊輝|上載日期︰2017年1月19日
劉穎編劇與鄧灝威導演的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作品《慾望號雞批》(下稱《慾望》)是齣科幻風格的「政治寓言劇」,描述沒明確時空的場景是一間似監獄的餐廳(佈景構圖卻像香港政府總部的建築加總部底下的公園),如彭...
文︰賴勇衡|上載日期︰2017年1月16日
除了結局,《金龍》的演出是一場歡樂遊戲──雖然在情節中涉及的都不是甚麼好事。導演陳炳釗在場刊中寫到希梅芬尼(Roland Schimmelpfennig)的原著劇本讀來不怎麼好笑,但搬上舞台便會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