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14年
共 29 筆|« 上一頁123下一頁 »
文︰吳思鋒|上載日期︰2014年6月9日
「現在的評論常受到的質疑是,評論是不是用理論修辭做的廣告包裝?可是這在歐洲沙龍文化時期就已經存在,沙龍雖然屬於中產階級交誼的小圈子,可是開放辯論,只要不同的人介入,能夠跟貴族品味的包裝性修辭產生差異...
文︰周伶芝|上載日期︰2014年6月9日
台灣表演藝術評論的風氣漸起,然而多為即時性的短評,少見主題論述的長文。陳品秀認為網路評論因時間限制,大多仍停留在感覺式的文字,速成而不易深刻,就更需要訓練駕馭文字和快速轉換感受與觀點的能力。因此平時...
文︰李慧君|上載日期︰2014年5月7日
最近在社交網站看到兩段影片,一段是德國女子音樂組合Salut Salon以幽默、高難度動作表演古典音樂[1];另一段是比利時古典音樂節B-Classic請來五位性感女舞蹈員,隨著德弗札克第九交響曲起...
文︰鄭政恆|上載日期︰2014年4月22日
2009年初,我替《月台》雜誌組織詩與音樂專輯,最終特輯取名為「浮游.詩歌」,收錄也斯、王熙孔、陳恆輝、恒一、Blues、潘志雄和我的作品,跨越了文學、評論、音樂和圖像,我想我們都是越界分子,希望拓...
文︰林克歡|上載日期︰2014年1月30日
陳志樺是香港劇壇的奇人。他的作品往往籠罩著一層奇異的光暈,充滿奇才、奇智、奇趣。二十多年來,陳志樺執著、癡迷的內容有二:性與死。 本來,性不僅是動物性的典型標誌,也是人性與人生重要的組成部份。...
文︰小西|上載日期︰2014年1月27日
本月十九日,有幸出席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辦的「庫藏文化:藝術資料整存和統計的策略、實踐與發展交流座談會及工作坊」,聽到來自澳洲、中國內地、台灣、澳門以及本地學者與藝文工作者有關藝術資料整...
文︰周凡夫|上載日期︰2014年1月23日
2014年1月 藝評筆陣 歐洲不少教堂荒廢棄置,轉作商店、旅館,早已非新聞。月前與友結伴同遊歐洲二十三日,遍歷了法國、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和德國六個國家,大大小小的城市超過二十個。參觀...
文︰何慶基|上載日期︰2014年1月17日
因為我們曾經愚蠢地相信,香港是沒半點文化的沙漠,我們從沒有認真地搜集、整理和研究我們的文化成就。因為殖民精英當權制度令我們低貶自己,西方迷信西方專家,這些專家以西方藝術為思維主軸,如果加點地方文化的...
文︰周凡夫|上載日期︰2014年1月10日
2014年1月 藝評筆陣 隨著現代社會的複雜化,藝評人擔任的角色和所發揮的功能,亦變得較過去任何時期都複雜了!就個人而言,現時除了寫評論,還會做講座,寫樂曲解說,甚至為大學擔任評核工作。而這...
共 29 筆|« 上一頁123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