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14年
文︰胡銘堯|上載日期︰2014年8月22日
2014年8月 每年三月,香港的音樂老師和學生都會忙作一團。全香港最大規模、歷史最悠久的香港學校音樂節,牽動著全港學校的時間表,音樂老師、樂器導師和同學們的作息,甚至是家長們的日程。音樂節由香港...
文︰胡銘堯|上載日期︰2014年8月7日
2014年8月 2014 年 5 月,《金融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英國舉行的格林德波恩歌劇節 (Glyndebourne Festival Opera) 的評論。文章作者給予開節戲碼,理察.史...
文︰柯思仁|上載日期︰2014年7月23日
2014年7月 香港月前舉辦「一點粉紅」(Pink Dot)活動,在金鐘添馬公園聚集一萬兩千人之眾,並有黃耀明、何韻詩、黃秋生等知名藝人出席,支持社會中的性小眾(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
文︰柯思仁|上載日期︰2014年7月4日
2014年7月 今年三月初,在香港上環文娛中心看了一齣新加坡戲劇《根》,由新加坡劇團「十指幫」演出,鍾達成兼任編導演。《根》是自傳性的作品,講述一個第三代的新加坡華人,到中國台山尋根的故事。...
文︰黃俊達|上載日期︰2014年6月27日
傳統馬戲,如走鋼絲、空中飛人和雙人力學平衡等……沒有在卡密爾•波戴爾(Camille Boitel)L'immédiat這個作品中出現,但換來的是更大膽創新的藝術嘗試,三米高...
文︰陳國慧|上載日期︰2014年6月25日
司長的「香港文化水平(不足)論」觸動了很多藝術文化工作者的神經,臉書上有反彈聲音,記者亦走訪著名文化人,回應司長對香港文化的無知。其實類似司長的言論我聽過不少了,特別是來自政府官員的,只能說他們其實...
文︰李海燕|上載日期︰2014年6月25日
香港現有的演藝場地普遍存在兩大問題:(1)數目不足,加上屢遭垢病的「場地夥伴計劃」令小型藝團難以在心儀場地演出,供應不足令佔用舞台準備時間只有甚短的三至四天;(2)限制多,特別是由康文署管理的場地,...
文︰傅裕惠|上載日期︰2014年6月23日
2014年6月 再以台灣大學戲劇系《第十二夜》(五月演出)、台南人劇團《哈姆雷》(「春天戲水」系列五月演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與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靈戲...
文︰傅裕惠|上載日期︰2014年6月11日
2014年6月 以台灣差事劇團的《新天堂酒館》(2014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五月)、台南人劇團《游泳池(沒水)》(台南人劇團「春天戲水」系列五月)與風格涉《戀曲2010》(2014年國家劇院實...
文︰紀慧玲|上載日期︰2014年6月9日
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從報紙專欄首開先例,平面媒體沒落後,逐漸轉入網路平台各自發言,從個人感性抒發到培養專業理性批判,可謂眾聲喧嘩,各有立場。評論的累積、演後討論形成的文本,都是建構台灣表演藝術立論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