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聲喧嘩  |  2007年   |  所有類別

「眾聲喧嘩」為開放平台,歡迎把有關本地或海外的傳統或現代劇場、音樂、舞蹈、跨媒介表演,以至演藝文化及現象的評論文章電郵至iatc@iatc.com.hk。文章必須未經發表,中英文皆可,字數最少1,200字。若獲本會採用,編輯部將與作者直接聯絡,獲刊登者將薄備稿酬$500。 

文︰鄧蘭|上載日期︰2007年9月14日
《暗戀桃花源》突破形式 兩個故事同台演出,一悲一喜,由二十年前到今天都令觀者愛戴、演者光榮、評者雀躍,主因何在? 看過的電影版只覺平平,今次看了三地聯演舞台版,感受截然不同。《暗戀》不算...
文︰只零|上載日期︰2007年9月14日
第一次認識譚偉權,就是小時候在兒童節目裡唱著《十二隻恐龍去野餐》的Gary哥哥,感覺怪怪的;然後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唱著《孤燕》的他,感動人,卻似乎也和我一樣,仍然年少無知;然後又一些日子,《遇...
文︰張婷|上載日期︰2007年9月13日
與一位教徒友人去看了香港話劇團的《回歸!神蹟!》,完場的時候,友人說像看宗教佈道會,我以為不。有可能是因為曾經在演出前看過部份綵排,對劇本有點印象,我以為劇本雖然出自教友的手筆,卻是應該存在著很多對...
文︰陳國慧|上載日期︰2007年7月9日
「7A班戲劇組」在文娛廳小劇場內上演的《大笑喪》觸及了死亡選擇權的問題,年近九十的老翁誤服藥物將要在無痛苦下死去,把孫兒叫來非為救命,卻是與他分享從沒交流過的生命經驗,交代身後事且讓自己在比「笑喪」...
文︰只零|上載日期︰2007年7月6日
多年前看香港話劇團的《凡尼亞舅舅》,簡直想死,發誓以後不再看翻譯劇。然後再看《新傾城之戀》還是失望的居多,再到中英的《孤星淚》,及至北京人藝的《北京人》,和最近荃青及平凡劇舍的《雷雨》也未能叫我改觀...
文︰何俊輝|上載日期︰2007年6月20日
總覺得古天農要陳鈞潤翻譯Mitch Albom的《相約星期二》 (Tuesdays with Morrie) 並親自執導,是因為現今很多都市人都像劇中的明哲(盧智燊飾)般過著奔波勞碌的生活,偶爾或經...
文︰Jonathan Ho|上載日期︰2007年3月30日
欣逢第六屆「華文戲劇節」再次在港舉行,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分別推出《取西經》及《帝女花》作為參展劇目。其中《帝女花》乃改編自唐滌生先生同名粵劇,更由本地簡約主義大師鄧樹榮執導。 筆者素來對唐滌...
文︰何俊輝|上載日期︰2007年3月30日
劇本和劇場上的細節,往往成為一齣戲好看與否的關鍵,皆因好的細節,既能令徒具軀殼的故 事大綱(或稱「大橋」)變成實在、有生命力和多姿多采的劇情,又能將角色的性格、心境和待人 處事之道恰當地呈現出來。看...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07年3月29日
「華文戲劇節2007」中首個本地製作《月映寒松》,是由幾位香港演藝學院表演系的年青畢業生所組成的「風車草劇團」的賀節演出。宣傳照中三位主要演員臉上都塗上了厚厚的白色妝粉,東洋味極濃;再加上事先張揚劇...
文︰Jonathan Ho|上載日期︰2007年3月29日
九月,香港踏入秋季,奇妙的是,今年本地的秋意竟較以往增添一份歐洲的濃情;維港的上空更縈繞著一縷燦燦金光,彷如維港兩岸楓樹叢叢!原來這份濃情的秋意,是隨著我們的稀客的腳跡杳然而來,這位與我們闊別十一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