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m Online 9月號 個人的文化史:我的書寫經驗

 

專題:個人的文化史:我的書寫經驗

http://www.iatc.com.hk/?a=group&id=artism_magazine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過去兩個月,因為由民政局資助的「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正是如火如荼地展開,我們接連與不少香港整存和活化藝術資料的專家見面交流經驗,包括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中央圖書館等,當中不少資料由民間,如個別藝術家的手上直接收集得來,微小如一張展覽邀請函,見證個人參與歷史的痕跡。九月中,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亦正式接收我們手上一批李援華先生的珍貴手稿。手稿由李先生家人親手交予我們,為研究和出版《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 教育魂.戲劇情:李援華初探》一書的基礎提供大量原材料,書籍出版後,因緣際會研究團隊與中文大學圖書館聯絡上,成就了這次手稿捐獻的美事。

 

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李先生與不同團體聯絡舉辦戲劇活動的一批手寫信函,雖然這些資料未必能用在是次研究上,但我想像如能有研究者好好整理和閱讀這些資料,對香港早年戲劇發展的歷史和李先生的參與戲劇活動的方式,相信能有更立體的書寫。歷史的小或另類書寫其實有很多探索的空間,在這個時代,我們或許是更需要以更有創意、想像力和機動的方法去記錄歷史,才不至被消失。另外我們亦邀請了劇評人鄧正健和澳門藝評人李展鵬討論他們對歷史書寫的想像與實踐,至於書不離手的何阿嵐,則由重讀評論家喬治.史坦納說起。另外,在七月完成了的《重寫我城:評論的十二種未來式》引起很多迴響,我們特別訪問了幾乎是在飛機上過日子的台灣人氣樂評人亦是活動講者之一焦元溥來談他的音樂人生。「劇場外望」有分別參與布拉格舞台設計四年展和愛丁堡藝穗節的設計師和工作人員撰文;另外「藝評沙龍」以「信就有?談本地年輕藝術工作者的出路」為題請四位來自不同界別的演藝工作者討論「如何生存」,經驗大相逕庭很值得參考對照。

 

在策劃專題的時候,剛好碰上了般咸道老樹被斬的消息,看著齊口的樹幹著實驚心動魄,我與「影像」專欄的張志偉提議,不如我們這期就以樹為主角吧。最後志偉選來的照片不是當下的,是他在牛棚未裝修成為藝術村前的留影,以往從未發表過。他說當年因為要建立藝術村犧牲了不少樹木,今年這些照片今天看來充滿了一種詭異的活力,紀念著時間和一些已然無法追回的過去,為通向我們未來的路留下神秘的香氣。


編輯小組
陳國慧、洪思行、張慧妍、楊寶霖、羅靖雯、陳瑋鑫、徐泳欣

文字編輯
洪思行、張慧妍、楊寶霖、羅靖雯

版面編輯
廖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