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m Online 6月號 香港藝評廿五年

 

專題:香港藝評廿五年

http://www.iatc.com.hk/?a=group&id=artism_magazine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香港藝評廿五年」是為慶祝本會成立廿五周年而特定的專題。最近因為我們與劇人前輩進行香港戲劇口述史的訪問,當談及創會的初衷時,讓我也想到這些年來演藝環境的變化與發展。這不止是香港在地的事,周邊條件的改變也令藝評推廣工作有不同程度轉化與變陣,單是互聯網的出現就是趨勢使然,我們在這些條件的驅動下如何保有「成為藝評人」的初心與心志,同時在浪頭上保持廣闊的視野與開放的心態,這是很值得思考的事情。剛在四月底往台南藝術節出席華文戲劇評論論壇:「評論的未來」時,有前輩笑言以往活躍的藝評人現在不寫了,評論是沒有未來的!當這個兩天的論壇出現得最多的關鍵詞是「黑特」和這個臉書平台時,我反而有點欣喜,即使關注深度評論是否減少,但起碼未來還是有點看頭的,就看我們怎樣駕馭。

 

這期專題邀請資深藝評人從頭細說,也有近年活躍者從自己經驗討論對藝評發展的看法,還有來自總會主席瑞典資深舞評人瑪格麗特.沙朗臣(Margareta Sörenson)與剛改選理事會而起跑發力的台北分會的特稿,令專題更有交流對照的空間。事實上,當談及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時,也同時改變了「表演」與「劇場」。今期的「藝評沙龍」主題是「互動與流動:如何用新科技打開劇場的想像」,邀請藝評人、策劃人與曾參與這些實驗的朋友分享經驗,這些製作不斷推動創作人與觀眾思考劇場的邊界,他們的實驗過程很值得記錄。此外,我們也趁兩位台灣資深的應用劇場實踐者賴淑雅和李秀珣,剛在四月來港舉行講座與工作坊期間,與他們進行深度訪談,她們有笑有淚的分享也是我們在香港推動應用戲劇的借鏡;這剛好又接應了中大舉行的「社群藝術」座談會活動。這次活動展示了很多藝術落入社群的本地與海外經驗,特別是針對「老友記」,而文章反思在這脈絡下如何「談及藝術」則延伸了活動後的思考。

 

「廿五年」的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有些不算太舊但很有趣的物件值得與讀者分享,辦公室各位戰友也(被)上鏡了!在這裡要向很多一路與我們同行的朋友說聲感謝,其他盡在不言中。

 

編輯小組

陳國慧、洪思行、鍾茜琪

 

文字編輯
洪思行、鍾茜琪

 

版面編輯
廖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