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m Online 3月號 新銳藝評人的學習年代

 

專題:新銳藝評人的學習年代

http://www.iatc.com.hk/?a=group&id=artism_magazine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總會每年都在不同國際藝術節的框架內,透過與當地藝術節協作舉辦「青年藝評人工作坊」,參與者都是由各地分會推薦出席的新進藝評人。我回憶自己在2002年前往瑞典斯德哥爾摩參與這工作坊時的興奮,在街頭地上發現刻著劇作家史特林堡作品的長長句子,引領著走進當地的演藝世界,包括觀賞著名編舞家麥斯.艾克(Mats Ek)的作品。現在有機會在不同藝術節遇上當時工作坊的導師、資深舞評人瑪格麗特.沙朗臣(Margareta Sorenson)時,大家仍然會聊起這次深刻的經驗。

當新進藝評人梁妍自於羅馬尼亞的克盧日-納波卡舉行的「青年藝評人工作坊」回來後,我和她談到參與這次活動的收獲。她說工作坊導師並非指導藝評人如何寫作和觀賞或分析作品,而是透過提問不斷「展開」(unfold)作品,提供他們更多不同通往該作品的路徑。我對於「展開」這個字眼感到相當好奇,也一直思考我們在這裡進行藝評工作坊時,當參與者傾向想知道「(正確)答案­」,希望導師「解謎」時,導師如何在當中試圖打破迷思,同時又盡力讓參與者不會因說了看似沒甚麼「深度」的意見而感到氣餒。因此「展開」這個動作和意象對我來說非常有意思,不完全「解說」卻也沒有抽離脈絡,讓新手上路的藝評人逐件逐樣建構對作品的閱讀。

今期專題是「新銳藝評人的學習年代」,除了邀約梁妍書寫參與工作坊的反思外,也邀請了幾位去年曾參與本會不同藝評培訓項目的作者,分享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期望;同時,亦有幾位「新戲匠劇評寫作計劃」的學員記錄他們觀賞是年「澳門藝穗節」的點滴。對我來說藝評寫作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計「成果」的過程,怎樣說稿費也不可能為生,最多只能「補貼」門票。因此我特別推薦今期「藝評沙龍」的專題:入實驗室㩒創作掣:探索不計「成果」的實驗,創作人和策劃人分享最近參與不以「製作」為本的創作項目。香港需要更多勇於「入實驗室」的人。

編輯小組
陳國慧、洪思行、鍾茜琪

文字編輯
洪思行、鍾茜琪

版面編輯
廖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