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號 演藝工會的為何與何為    文章類別
【演藝人誌】
打開香港偶戲新一頁
訪奇想偶戲劇團葉偉彬、陳映靜
文:陳瑋鑫

 
提起「偶戲」,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呢?木偶?布偶?合家歡?還是兒童劇?小兒科?但對於奇想偶戲劇團的兩位骨幹成員葉偉彬及陳映靜來說,「偶戲」絕對不只是逗人歡笑的兒童戲,而是一門絕不簡單的表演技藝。
 
「我想很多年青人可能根本沒想到香港會有偶師這一種行業。」奇想偶戲劇團的團長及藝術總監葉偉彬(阿彬),在2005年成立劇團之前,本來是在畫室教畫的美術導師,最初接觸偶戲純粹是希望在主題教學的層面上添一些新意。「那時候看過一些外地藝團來港演出的偶劇後,覺得很有趣,所以思考能否在教學上加入偶的元素。於是便開始主動認識偶戲,試做影子偶。」
 
阿彬坦言十分享受表演所帶來的滿足感,看到小朋友們投入地看他在課堂上的自製偶演出,他們的笑聲與掌聲,令他漸漸迷上偶戲藝術,繼而開始參與不同的工作坊,鑽研箇中技藝。有一天,他從朋友處知道有一台灣劇團邀請了一位美國教授,將在台開辦一個星期的現代光影戲工作坊,於是就跟幾位香港朋友一同到當地的一所大學去寄宿、上課。此行不單令眾香港朋友大開眼界,也讓阿彬認識到在課程中當助教的陳映靜(小咪)。
 
 
小咪是台灣人,在大學是主修純美術的,但就在她大學畢業的那一年,一齣偶戲就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那時候看到一個從日本來的偶戲演出,當中偶跟木偶師之間的微妙感覺特別吸引到我,覺得操控偶的感覺很棒,也了解到偶戲原來不只是偶的表演,背後還包含很多功夫。」於是她畢業後就開始嘗試找這方面的工作,然後很幸運地加入了一個中日合作的偶劇團。
 
在劇團中,小咪能夠應用自己學過的美術去參與偶的製作,同時間就像一塊海綿般努力吸收各種戲偶知識。「當時薪水不高,但我覺得沒所謂,因為自己很想學習,希望可以一直學。」劇團也見到小咪的努力,作品也漸見水準,於是就保送她到劇團在日本的姊妹團進修兩年。
 
在日本期間,小咪除了學習表演上的技巧外,也進一步學習怎樣造機關,一邊做一邊學。「在那邊看日本人工作,最大感觸是他們對偶的態度,以及怎樣去演和設計一個偶。他們跟偶的關係不光是表面的操控,而是會用心跟偶去演出,所以特別有生命力。」
 
談到日本、台灣與香港的偶戲分別,小咪覺得日本跟台灣在風格上比較接近,「日本的偶劇比較著重內心發展,速度上是慢慢的,比較著重情調,情感較細膩;台灣的也具詩意,但就傾向娛樂。香港就往往要有浪漫與娛樂元素,而且速度要快,因為觀眾的耐性較低。」她覺得在香港製作偶戲的挑戰性十分大,但卻從沒想過要影響香港觀眾的習慣,只是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我曾經做過一個兩小時長的兒童劇,但中間一個觀眾也沒有走掉。」
 
其實在小咪來香港以前,於台灣製作過不少極受歡迎的作品,甚至當過Hello Kitty的代言人,事業如日中天,但她卻選擇了在巔峰之時來到香港發展,「香港的偶戲發展空間很大,所以想換個空間試試看。」就是在台灣的那一個國際性的工作坊上認識以後,阿彬就邀請小咪來到香港的一家小學裡,參與一個光影戲的演出計劃,因緣際會當上現代皮影戲的指導。然後明日劇團也找她參與偶的設計,令她進一步了解香港,最後還決定繼續留下來。「那時候很多人勸我不要來,因為是從零開始,很恐怖。不過當時很年青,覺得應該可以試試看。」
 
               
 
小咪認為台灣跟香港的偶戲在思維上不一樣,而香港在偶戲發展上的傳統歷史貧乏,種子很少,因此她來香港,是希望能在這片土城上找回一些傳統,建立屬於香港的偶戲源流,重新令這一門傳統技藝帶來新生命。阿彬補充說:「日本及台灣的偶戲皆有深厚傳統,例如台灣的布袋戲、掌中偶,全由傳統開來,而日本對傳統工藝就一向相當尊重,香港卻沒有這樣的傳統。」香港人一直漠視傳統偶戲的珍貴,令到偶戲沒落,老師傅的子女也不想學,這班老師傅也因此更沒雄心壯志,數目也只有越來越少。
 
去年十月,阿彬與小咪參加了在元朗厦村鄉舉行的十年一度打醮及酬神活動,在當中欣賞了本港唯一一個杖頭木偶團的表演。這個班專做打醮中的木偶戲,負責演出的師傅大多年邁,偶本身也相當破落。「他們的偶都很殘舊,設計也古老。由於年紀大,偶師在操控上也不再靈活,只是以皮帶把偶扣在身上。我們看了都覺得很唏噓,因為觀眾只見他們走來走去,毫無動作可言,人人都只看精彩的樂師及唱詞,偶的畫面卻沒人看。」二人感嘆如果觀眾第一次接觸,一定會認為偶戲很「趕客」,使這珍貴的技藝無人珍惜。他們向該團的導演了解過,知道很多操偶師其實都只是臨時拉伕,而隨著老師傅一個一個離世,這樣的傳統也會隨之消逝,實在可惜。
 
奇想偶戲成立十年,二人都覺得香港的偶戲發展已慢慢發芽,現在正思考如何令其可以盛開。由於劇團不是商業運作,沒辦一些常態工作坊,過去也沒有正式渠道去招收學員,很難有機會去傳授有關的偶戲技藝。「一路走來,都有一些演藝學院的學生來實習,也有演員看了我們演出後,會說很想跟我們學習,但大都只是口邊說。因為學習與製作偶戲所需要投資的時間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因此很多人也只是來來去去,階段性的參與我們的製作。」
 
自今年四月開始,二人將會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 「香港神話再想像」偶戲藝術家駐場及師徒計劃中,主持一個三個月的《手藝之神-魯班先師》偶戲工作坊及演出。小咪說這個合作計劃前後談了兩年,到了今年才真正的拿到補助,可以落實計劃。「希望招攬到一些熱心的朋友來,我們也不會因為他們只來短時間而不教,凡是有心的,我也會把所學的都一一傳授。」
 
 
 
阿彬與小咪一直堅持在香港為偶戲傳統重新開拓,實在難得,希望隨著大家對偶戲的認識增加,有更多人會重拾對這傳統技藝的興趣,使這一門別具魅力的表演藝術不致沒落,而能夠在本港重新扎根成長。
 
作者簡介:大專講師、媒體製作人、藝評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
 
照片提供:奇想偶戲劇團陳瑋鑫